落实常规,夯实学生体育基础
发布日期:2021-05-18 09:35:56   发布人:沈建明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老师,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秉承我校的办学理念,坚定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一小时”,深入开展“阳光体育快乐半日活动”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夯实基础。做法如下:

一、磨练提高,相互学习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及课程的实施水平,积极参与“三实践两反思”的主题研修,观摩青年教师展示,积极参与观测过程。

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全面认真研读教材,更进一步的收获了如何观课评课以及进行一课三实践,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主题研修虽然结束了,但是,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经验教师,自身的进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课堂和学生,唯有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依托教研,落实常规

我校领导坚持贯彻“健康第一” 办学宗旨,把体育教学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绝不允许占用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通过认真学习落实市教委发布《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确保每周一至三年级4+2、四五年级3+2的课时安排模式;实施多形式协同教学、个别化教学等。

在教学方面,我力抓教学常规,课前认真备课和充分准备,课堂狠抓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成效。本期我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开展体能训练。在课改实践中,树立整体优化教学方法的观点,聚焦兴趣化、多样化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手段、多种组合方式、多种练习负荷、身体多个部位的练习,结合全面的体能与技能。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35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根据学校的要求配合完成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

三、立足基础,争创特色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区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校园足球赛,班级的体育成绩的上报,全校篮球、足球、田径各个队的训练工作以及比赛工作。因地制宜创建学校体育特色课程,组建了足球、篮球、田径、踢跳等兴趣社团小组, 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四、不断反思,积极进取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认真备课,并积极落实,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通过对兴趣组和运动队教学指导,积累经验,争取更大进步。

4.在教学及教科研上下功夫,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及教科研水平取得进步。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