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之信息技术赋能质量提升活动第四场研讨会在青浦区沈巷小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杨荣、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谈莉莉、上戏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校长周怡、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钟婕,以及青浦区沈巷小学校长邹勇和项目组的主要成员等近20人。会议由杨荣校长主持。
来宾们在邹勇校长的带领下,会前参观了沈巷小学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世界文物灯塔——泖塔广场以及夏瑞芳故居陈列馆,实地了解泖塔和夏瑞芳等泖峰地域资源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价值。
会上,先由邹校长围绕“线上线下教育融合 信息技术赋能增效”这一主题,汇报了《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教研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研究》这一市级课程领导力项目的研究情况,重点介绍了“自主开发学科教学微课、建立线上共享共用资源、巧用空中课堂优化教学、组织课内课外项目学习”这四条实施策略。实施过程中,开发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泖峰文化丛书”,如:《夏瑞芳的故事》《创意稻草》《三泖行帆》《走进印刷术》等;建立了学校资源平台,包含各学科课程教学资源库和“泖峰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库两个模块,在优化资源建设中赋能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巧用空中课堂优化教学”这点上,由沈巷小学英语学科分管教导张叶老师穿插介绍了“巧用线上资源 提升课堂质效”的典型案例。从三个方面梳理了做法:一是初看空中课堂,分析对比,优化单元整体设计;二是,再看空中课堂,资源切片,加深课堂学习体验;三是,细看空中课堂,教法解析,推进单课有效实施。从课前到课内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组织课内课外项目学习”这点上,由沈巷小学德育分管教导刘颖老师穿插介绍了“运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开展泖峰名人精神的学习教育”的做法。 学校开展的“夏瑞芳的故事”项目学习经历了“明确学习任务,自主提出问题——筛选核心问题,设计学习方案——利用多种资源,设计学习活动——搭建展示平台,呈现学习成果”四个主要步骤,建立了项目化学习的基本路径。
最后是研讨互动环节。作为信息技术赋能质量提升活动组组长的杨荣校长对沈巷小学的项目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结合《促进教学方式变革的教研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研究》这一项目提出了建议:项目组要立足现有的研究基础,围绕研究专题,对“现在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变革之后教学方式又是怎样的?”这个问题链要梳理清晰,使学校资源库真正能够支撑起教学方式的变革。
参加本次活动的上海市实验小学、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上戏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和青浦区沈巷小学都是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三轮)项目学校。从2020年开始,五所学校围绕“信息技术赋能质量提升”这一专题,携手开展深度研修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