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沈巷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常规
发布日期:2023-03-12 21:13:29   发布人:沈巷小学   

2013学年修订稿)

根据市教学工作会议和区关于加强教学常规建设的新要求,我们对原学科教学常规的有关条款进行了认真反思,并在对相关教学环节开展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实践研究和研讨。修订新的学科教学常规,其目的是为了使广大教师通过认真履行学科教学常规,不断规范、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以扎实有效地推进本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⒈了解《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知道整个学期教材内容,明确任教年级各单元知识结构、内容安排、重点和难点及其在一学期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制定全学期教学授课计划及单元教学计划。

⒉教学目标准确、具体、可检测,并体现“三维”;准确把握学科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找准教学起点;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自身教学特点,选择适当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教材提供的例题、习题为基础,同时根据学生实际,自己编制更有利于于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包括练习)。

⒊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数学课(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的特点和结构;凸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已学知识和易混淆的知识;尤其要反映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方法;板书设计突出重点,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要体现教学关键问题的预设与应对措施,具有可操作性。(10年以上的教师采用电子备课,10年以下的教师采用手写备课)

⒋提倡在对学生学习实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备课须做到一课一教案,备课总量=周课时数×周数-考试、节假日等节数。并超前备课一周左右。

   

⒈教学工作准备充分。教师上课应精神饱满,熟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基本流程,教具、学具、多媒体等辅助工具准备得当,上课要说普通话,做到准时上、下课。

⒉适度探究和适切引导有机结合。体现学习过程是一个学生适度探究,教师适当引导相结合的过程。采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探究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有效建构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⒊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关注全体学生学习情况,倾听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普通话;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创新精神;用好课堂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敢于交流、表达,善于倾听,并能根据学习状况适时调整教学进程。

⒋注重教学目标达成。抓住教学关键,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并充分运用最佳时域教学新知;合理把握学生探究与训练时空。积极采用反馈、评价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⒌教学技能扎实。教学言语(包括提问)清晰、准确,引导指向明确;板书整洁、规范,发挥示范作用,凸显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梳理、记忆知识;教具、学具及媒体等辅助工具操作得当、使用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⒈各类作业要求明确,数学训练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形式多样。提倡根据学生实际和错题记载册上的错题自行设计练习。

⒉切实保证课堂作业时间;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四、五年级回家作业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⒊学生作业字迹端正,格式规范,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三、四、五年级养成打草稿的良好习惯)

⒋批改作业及时、规范,做到天天清。批改有评价“符号”,有针对性的评语,有批改时间记录,对错题要及时进行再批改。提倡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面批。

   

⒈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在课堂中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批改作业等途径掌握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技能缺失,并进行经常性的个别辅导。

⒉做好抓差补缺工作,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经常提醒学习困难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改进学习方法;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扩大视野,不断发展爱好和特长。

⒊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认真上好数学活动课(拓展型课和研究型课),目标具体、内容落实、形式灵活多样,并注意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⒈提倡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伙伴评价相结合,知识技能评价与日常态度习惯评价相结合。

⒉按照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做好单元命题工作,确切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

⒊及时批改检测试卷,做好质量分析、上好评讲课,认真做好学生成绩记录或“成长手册”记载。

   

⒈提倡对每周至少对两节课进行教学反思,每月一次较详细的《且行且思》。细心观察学生学习、作业情况,认真做好典型错例记载,便于了解学情和改进教学。

2.经常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和报刊杂志,期末撰写学科教学总结或专题论文。


青浦区沈巷小学数学学科备课评估表(试行)

      年级             教师                      

指标

(权重)

观察要点

分值

得分

主要优点及典型问题

5

4

3

2

基本要求

(20)

了解课程课标

知道学段教材内容

明确任教年级单元知识

教学重、难点。

备课要素

20

有学期授课计划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

做到一课一教案

超前备课一周左右

目标内容

25

目标准确、具体、可测

练习安排、设计有针对性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重难点

提倡学习分析基础上的备课

板书体现知识构建过程

过程方法

25

体现课型特点

教学结构合理

反映解决重点

突破难点的适切方法和策略

预设学生解决关键问题方式

辅助手段

10

教学辅助手段选择合适、有效

课件、教具、学具准备妥当

总体评估

评估总分:

得分:

特色加分:

学 科 组 长         签名:        

教导处主任(副主任)签名:          教导处盖章:   年   月

评估方法:

⑴、评估总分=等第总分(得分和)+特色分。

⑵、对一些比较“模糊”的“观察要点”,评估者可采用提问形式加以了解。例如,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应从哪几个方面去思考?课标中把教学内容分成哪几个模块?以此判断被评估者对学科课标了解的情况。

青浦区沈巷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题:                                                                           

执教者:             班级:                                  午第        

项目

(权重)

内容细目

 程度评价

备注

5

4

3

2

1

教学目标

20

凸现学科功能

课程适应学生

学习方式变革

三维目标整合

教学内容

15

整体把握教材

准确把握重难点

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

教学过程与方法(35

学习兴趣

结构程序

教学方法

课堂互动

教学评价

课堂训练

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15

知识与技能

学习品质

获得体验

教师素养(15

语言清楚简洁,教态得体大方

板书条理清楚,教具操作规范有效

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总体评价

注:总分10090为“优”;8975为“良”;7460为一般;60及以下为“较差”。

数学学科组组长   签名:

教导处主任(副主任)签名:            教导处盖章:   年 月

青浦区沈巷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评估表

      年级            教师                    

指标

(权重)

观察要点

等第

得分

主要优点及典型问题

A

B

C

D

作业质量

(20)

作业要求明确;训练安排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形式多样;提倡根据学生实际和发展要求选择、设计作业。

作业数量

20

确保课堂作业时间和练习量;低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三、四、五年级回家作业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作业习惯

20

学生作业字迹端正,格式规范;具有按时完成作业,缴交作业的习惯。

作业批改

20

及时、规范批改作业。做到天天清;有批改评价“符号”,时间记载;对错题及时进行再批改;提倡对学困者进行作业面批。

错例记载

20

及时做好典型错例记,分析原因,并为改进教学和练习课或复习课教学积累资源。

总体评估

评估总分:

特色指标、加分:

学 科 组 长         签名:        

教导处主任(副主任)签名:          教导处盖章:   年   月

评估方法:

⑴、先根据评估指标和观察要点,打出该指标的等第(打“√”);然后,确定指标的得分,标准为:A(好)=2018B(较好)=1715C(一般)=1412D(较差)=11以下。

⑵、根据“作业”环节创新程度,可加分15分。

⑶、评估总分=等第总分(得分和)+特色分。

⑷、总分评估:根据评估总分进行总体评估(等第),标准为:10090A(好);8975B(较好);7460C(一般);60以下=D(较差)。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