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我从泖塔小学调到沈巷中心校工作,任教二4班语文兼班主任,学生数是45人。开学没几天,数学老师就对我说:“学生纪律这么差,你好好管管他们,班主任不管谁管!”这个班级语文成绩差,我是知道的,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沈巷地区语文抽查,8个班级中他们班语文平均分是最后一名,离最后第二名还有好几分的距离。2001年6月份,期末考试结束了。数学老师对我说:“隔壁班学生聪明,但是你们班学生认真。”语文、数学成绩都提高了,我很欣慰。因为进步快,二4班被评为镇“好苗苗”先进集体。2002年1月份,青浦区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抽查,我们班合格率100%,优秀率51%,平均分83.1分,超过了区平均分。同年,在语文教导蒋老师和学科组长徐老师的帮助下,我上了一堂语文区级公开课《大雪山》。2002年我获得了第一届朱家角镇“教学能手”的称号。
回忆往事,总结经验,我想这一切离不开“认真”两个字。2000学年教二4班语文时我每周有一节语文兴趣课,教学生剪纸。通过一年的剪纸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剪纸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提高动手能力,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
一、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吸收文化知识,提升文学素养
剪纸是一门造型艺术,利用剪刀或刻刀通过镂空的形式来塑造形象。剪纸图案大多具有吉祥寓意,种类繁多,手法简练,富有抽象趣味。剪纸色彩主要分为单色剪纸和多色剪纸,单色剪纸主要以红色为主,象征吉祥、喜庆。
教师事先剪好一些作品,边介绍边让学生欣赏。利用生动的图案提高剪纸的吸引力,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剪纸教学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优秀的剪纸图案,充分发挥剪纸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认识到剪纸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剪纸艺术知识,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快乐地学习剪纸艺术。
语文和剪纸这两种艺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审美情趣上应该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要融语文与剪纸为一体,在传授剪纸艺术的同时,应该注意渗透运用语文中美的教育题材,发展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与情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剪纸,在剪纸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完整理解。依托语言文学这个教育平台,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推进剪纸艺术的发展。剪纸选材也能有效地拓宽,得到充分的发展,文学的修养自然显现其中,也就潜滋暗长了。
剪纸题材丰富多样,从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劳动场景中寻找素材,提炼加工而成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也有远近闻名的的历史建筑和历史名人。最近几年,我和语文老师张金妹一起教三四年级的综合兴趣课剪纸,剪纸校本教材也是我们一起编制的。结合“泖峰文化”,通过剪刻《泖塔》、《泖河》,让学生了解泖塔的历史作用,欣赏美丽的泖河风光。泖塔既是佛塔,又是灯塔,一身二用。夜间塔顶“标灯为往来之望”,给往来的船指引航道。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泖塔与现代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将泖塔千百万年来的文明展示于世界人面前。剪刻家乡历史名人《夏瑞芳》,了解夏瑞芳的故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商务印书馆曾稳稳占据着中国出版业的龙头地位,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夏瑞芳,亲手奠定了商务印书馆的根基,积极培养出版人才,引进先进印刷技术。剪纸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剪纸《中国梦》中间是中国梦三个字,周围是荷花和鲤鱼,宋朝就有诗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寓意浊世中,独守纯洁、清白。而鲤鱼又有鲤鱼跳龙门之意,象征富贵,有余而富足,荷花鲤鱼寓意美好,二者结合,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恩赐,巧思妙想,堪称绝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合理膳食引领健康》、《公筷公勺减少传染》、《光盘行动》等等,一幅幅剪纸作品就是让学生明白一个个道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者相得益彰,文学素养与剪纸这两门民间艺术都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剪纸活动需要学生运用手、脑、眼等多种器官共同协调作用来完成一个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需要花时间,剪纸尤其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地剪,一个不小心剪断或刻断了,就会前功尽弃。比如低年级学生剪蝴蝶,它的一对触角弯弯的,很细很细,学生剪的时候必须静下心来,小心翼翼地剪,久而久之,慢慢培养了学生做事认真、耐心和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一个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完成也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对同学间友谊的培养和学生团队思想、团队意识形成也有重要意义。2001年春季,校门口橱窗里展出了二4班部分学生的剪纸作品。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班级荣誉感增强了,学习也更加认真了。2021年5月中旬,我和张金妹得到通知,镇里需要我们学校拿几幅剪纸作品出去参加比赛,内容是爱惜粮食健康饮食方面的。学校兴趣小组一星期一次,只有35分钟,最后一节课结束了,四3班的副班长剪纸作业来不及完成了,他提出把作业带回家刻,一开始说自己买刻刀、垫板。我和张老师让他把作业、垫板、刻刀都带回去了,嘱咐他注意安全,可以利用双休日完成。结果,他隔一天就全部完成了,作品非常完美,垫板、刻刀也都拿来了。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表扬。
三、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说话能力
将剪纸艺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剪纸艺术对学生的吸引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与语文的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搜索剪纸艺术相关内容,丰富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知识学习。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不会觉得上课是一种负担,不会把完成作业看成一项艰巨任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2000年,学校条件有限,没有电脑、刻刀、垫板,不能打印剪纸素材,我就从二年级语文课文中找素材,课文中有很多小动物,小松鼠、老黄牛、山羊爷爷等等,抓住和课文相关的内容来设计剪纸内容。课前把小动物之类的用粉笔画在小黑板上,上兴趣课时,把彩色的纸发给学生,让学生先照着我画好的画依样画葫芦画下来,然后用小剪刀剪。有些细小的地方不能剪,就让学生用小刀刻,为了保护课桌,每个学生刻的时候在课桌上垫一本废旧的练习本。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图案,先画再剪。
剪纸作品完成后,让学生自评互评。觉得剪得不错的同学可以自己上讲台介绍,说说自己如何画、如何剪的,作品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等。让台下的小朋友点评一下,你觉得谁的作品最优秀,优秀的原因等等。语文课外拓展,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学生自己设计,剪一些简单的作品出来,把故事编下去。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剪纸作品的说一说、评一评,这其实就是看图说话,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是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指导学生看好图,说好话,抓住重点,鼓励孩子敢想敢说,促使他们说话水平的提高。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表达完整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作业。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学生的心血,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能只注重作品本身的水平及质量,要用发展的方式评价学生,这样会让他们精益求精,做的更加完美。
四、思考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学习剪纸艺术创作的时候难以正确控制剪刀、小刀等工具,有些学生会拿着小刀和剪刀在纸上划来划去,很容易划破衣服、皮肤,甚至还会弄伤其他同学。因此,剪纸艺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面临着学生的安全问题。这需要教师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近年来,相关部门号召各级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教室、进教材”的活动。剪纸艺术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在课堂上得到推广,探索剪纸与语文的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合理的培养和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有方向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在传统艺术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丰富学生思想内涵。
20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