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动教学中提升校本作业的实施质效
——以三年级数学学科第二单元《两位数除两三位数》第2课时为例
发布日期:2022-10-28 08:22:10   发布人:万刚   

一、分析现状,查找问题

检查学生作业后,发现导致的原因主要有:

1.试商问题,找不到合适的商,有些需要改商的题,有的孩子以为不能再继续算了,还有的孩子余数比除数大了也没有发现,甚至有学生即使发现余数大于或者等于除数也是无动于衷,继续落下来再除。

2.乘法计算。除法的坚式计算必须要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有些孩子乘法就没有掌握好,除法更是无从下手。还有个别学生表内乘法口诀不过关

二、紧扣目标,精选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除两、三位数首位试商的方法,并会熟练调商。

2.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两、三位数。

3.培养学生熟练试商、调商的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设计了一道应用题: 图书馆买来新书共612,平均分给34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到几本?

三、结合案例,提炼做法

围绕这个练习内容,结合互动教学或课后辅导的指导实录,提炼一些有效做法,包括有效评价。

【指导实录】

师:看了这道题,请小朋友说说看怎样列式?

: 612÷34=(   )

:提问:612÷34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4看作3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独立尝试。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时,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笔算中出现的问题。

:交流算法。

: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指名说一说)

: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介绍:像这样要改商的叫做“调商”。

:提问:为什么要改商1

: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④请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学生完成坚式计算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

【分析】

在试商的过程中不知道商几;在乘的过程中经常把初商和想出来的整十数相乘;学生第一次除后,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导致后面计算出错;学生做题目时,余数忘写,横式答案抄错。

我想出现这些原因在所难免,我布置学生预习,及时掌控学生可能的错误,上课上的很慢生怕后进生不会,可还是出现这些问题,部分学生基础不好,速度慢;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

【启示】

1.指导学生学习运用试商法

由于刚刚开始学习四舍五入试商怕学生不知道把除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所以在做除法竖式时要求学生把除数接近哪个整十数记在心里,帮助学生试商。这个方法很好,学生试商也方便多了,避免了学生试商写好了以后用商去乘与除数接近的那个整十数,这样一是避免学生无意的出错,二是让学生养成心算、估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乘法口诀的运用。

乘法口诀是二年级学习的内容,虽然到了三年级,但是个别同学对于乘法口诀的运用还是不熟练,时常会有错误发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乘法口诀不熟练的同学,一定要多加练习口诀的运用。

3.退位减法的计算。

算余数的时候要运用到减法计算,部分同学一遇到退位减法,就出现错误。退位减法教学过程中,常常隐藏很多计算的策略、操作程序,:只需要退一次却退两次,不需要退位却退位,忘记加原位上的数.10退位后含义混淆等。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要求学生减少运算步骤,简化运算过程,达到自动化计算,以提高运算速度。

4.特殊商的掌握。

两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除了学习“试商”,我在练习中还总结了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且最高位相等的,可以先试商9,如果不行再试商8;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且是除数的一半,要商5。学生拿到题目,首先要看是否属于这几种情况。特别是商9的题目,有些同学要背口诀试好几遍,掌握了这个规律,学生的做题速度就会快许多。

    5.多种形式促练习。计算能力的提高要依靠练习,但是笔算题目非常枯燥,学生容易倦怠,没有兴趣做题目,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比如:小组竞赛,小组内互相出题目,男女擂台赛,让学生愿学、乐学。

四、结语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还要做除法笔算练习,使学生在坚持不解的练习中提高笔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分享到:
相关信息